送餐机器人市场格局已定?
发布时间:
2022-07-12
送餐机器人,是指从事送餐、回盘及接待等工作的商用服务机器人,其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激光雷达、深度相机、AI芯片、电机等核心零部件,中游以送餐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为主,下游主要应用于餐饮服务行业。
送餐机器人,是指从事送餐、回盘及接待等工作的商用服务机器人,其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激光雷达、深度相机、AI芯片、电机等核心零部件,中游以送餐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为主,下游主要应用于餐饮服务行业。
疫情推动下,近些年,送餐机器人市场呈现持续扩张与繁荣状态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行业格局也初步显现,擎朗智能、普渡科技等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场景优势,无论是落地规模还是落地速度都已经走在前列。
发展历程概述
作为一个新兴行业,送餐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探索、起步、成长及爆发四个时期。
探索期:2016年以前。这一阶段,行业核心硬件和关键技术发展尚不成熟;下游应用较窄;整机厂商应用场景尚未深耕,客户端市场教育不足。
起步期:2016-2018年上游供应链更加完善,优质整机厂商开始进入市场,但市场认知度低,技术也尚未经过实地应用验证。2016 年,擎朗智能和普渡科技开始用造自动驾驶汽车的方式来造餐饮机器人,这是餐饮机器人第一次应用SLAM(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,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)方案,SLAM技术是机器人实现自主行走的关键。2018年上半年,擎朗智能率先建成了Peanut送餐机器人生产流水线,擎朗送餐机器人开始全面铺货。
成长期: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进程提速,应用端巨头开始入局。2019 年,海底捞、呷哺呷哺等企业开始小批量引入送餐机器人,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,行业开始逐渐关注这一赛道。
爆发期:2020年至今。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,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基本实现。尤其是疫情的发生加速了送餐机器人的落地,市场认知程度提升,擎朗智能、普渡科技等早先布局这一领域的企业也及时把握住了风口。
在送餐机器人逐渐迈入规模化应用的过程中,入局企业越来越多。
在资本的助力下,行业头部效应开始逐渐显现,擎朗及普渡的落地规模及速度都在不断加大。从行业整体来看,送餐机器人的发展虽然已经进入爆发期,擎朗智能、普渡科技为代表的企业也在部分餐饮店实现了小批量应用,但要说格局已定,还为时尚早。
其一,现有市场中还有更广阔的细分应用场景亟待覆盖。目前,送餐机器人发展阶段虽然已进入爆发期,但实际的餐饮智能配送市场还有很多待开发场景。例如广大的中小型餐厅场景,如何在保证效率及稳定性的基础上,解决餐厅窄过道通行及取餐等痛点是送餐机器人普及的关键。擎朗智能的“飞鱼”就是针对中式快时尚、休闲餐饮场景下的狭窄通道痛点,专门打造出的一款集灵活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产品,更小巧的机身搭配上厘米级的定位精度,能够在50cm的超窄过道中顺畅通行,为中小场景下智能送餐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。
其二,送餐机器人的产品设计还待拓展。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送餐机器人都是采用移动底盘,上装可调式托盘或储物柜的形态设计。这类产品能在大多数明亮宽敞、路线顺直清晰的场所使用。但餐饮品种是丰富多样的,特别是近年来特色化餐饮快速发展,不少餐饮店装修别具一格,传统轮式机器人不适用诸如斜坡、台阶等地形。尤其是外卖送餐,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。因此,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用的送餐机器人,为适用多种多样的送餐环境,产品形态都有很多探索空间。如普渡科技新推出的四足配送机器人D1,就是行业的一种突破。D1配备了可自动调节俯仰姿态、保持水平平衡的云台配送盒,即使在外力扰动下,也能始终在运动过程中保证机身平衡,可用于存在不平地面、台阶、斜坡、小桥流水等独特装修风格的餐厅。
其三,由于机器人移动底盘技术逻辑的一致性,赛道的横向拓展在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是较为常见的事。清洁机器人、迎宾机器人等赛道的企业能利用自己的技术,在更短周期内过渡到送餐机器人。如穿山甲机器人,自2006年成立开始专注于服务机器人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依托掌握的机器人底盘、算法、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,公司形成迎宾机器人、配送机器人、防疫机器人三大产品系列,推出艾米、餐宝多款送餐机器人服务餐饮业、酒店。包括在机器人科技领域的不断深耕的地产商碧桂园,旗下千玺餐饮机器人集团也于2020年6月打造了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正式开业,餐厅所供应的食物均由机器人“厨师”掌勺,而前台接待、地面配送等服务,也均由机器人完成。
相关新闻
2023-06-14
2023-02-17
2023-01-18
2022-12-15
2022-11-24